久久一本-久久一本精品-久久一本精品久久精品66-久久一本综合-久久一级毛片

  • 歡迎訪問湖南自考本站為考生提供湖南自考信息服務,網站信息供學習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網站,官方信息以湖南教育考試院jyt.hunan.gov.cn為準。
    下載APP
    城市:
    自考查詢:

    湖南自考00076國際金融知識點押題資料

    2021-06-29 13:57:42   來源:湖南自考網    點擊:
      以下是湖南自考十月份壓題資料,如若有問題,或想了解更多,【點擊了解】,也可以加入【考生微信群】咨詢群內老師。
    考試-知識點押題資料
    (★★★)

      第一部分

      國際收支概念產生于 17 世紀,1948 年,IMF 出版了《國際收支手冊(第一版)》,國際收支正式成為統計項目。

      國際收支:特定時期內一個經濟體(或國家、地區)居民與非居民之間全部經濟交易的系統記錄,反映了一個經濟體與其他經濟體之間發生的進出口貿易、投融資往來等各類經濟交易的經濟過程,以及對外金融資產負債的存量變化。

      國際收支包括三個方面:

      ①一個經濟體與其他經濟體之間商品、勞務和收益等的交易行為;

     ?、谠摻洕w所持有的貨幣黃金、特別提款權的變化以及其他經濟體債權債務關系的變化;

      ③不需要償還的單方面轉移的項目和相對應的項目,會計上必須用來平衡的、尚未抵消的交易及不易互相抵消的交易。

      狹義概念:一個經濟體在一定時期內,由于經濟、文化等各種對外經濟交易而發生的,必須立即結清的外匯收入與支出。建立在現金支付基礎上。

      廣義概念:一個經濟體居民與非居民之間發生的所有經濟交易活動的匯總。當前普遍采用的概念。

      國際收支具有三個特征:

      ①記載的是一個經濟體居民與非居民之間發生的經濟貿易。

      ②是在特定時期內經濟交易的系統的貨幣記錄。

     ?、凼且粋€流量概念,不是存量概念。

      國際收支平衡表:一國對一定時期(一年、半年、一個季度、一個月)內的國際經濟交易,根據交易的特征和經濟分析的需要,分類設置賬戶,并以復式記賬原則進行系統記錄的報表。

      國際收支平衡表四個編制原則:

     ?、購褪接涃~原則。貸記(CR.)——貨物和服務出口、應收收入、資產減少或負債增加;借記(DR.)——貨物和服務進口、應付收入、資產增加或負債減少。

     ?、跈嘭煱l生制原則。

      ③市場價格原則。按照交易時的市場價格記錄。

     ?、軉我挥涃~貨幣原則。所有記賬單位要折合為同一種貨幣單位,可以是本幣也可以是外幣;最合適匯率是交易日的市場匯率。

      簡述國際收支平衡表的結構。

      (1)經常賬戶:包括貨物、服務、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四個子賬戶。

      (2)資本與金融賬戶:①資本賬戶:非生產、非金融資產的取得/處置、資本轉移;

     ?、诮鹑谫~戶:直接投資、證券投資、金融衍生品(儲備除外)和雇員認股權、其他投資以及儲備資產。

      (3)誤差與遺漏凈額:作為殘差項推算的,于軋平賬戶時使用。

      簡述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內容。

      (1)經常賬戶

      最基本、最重要的賬戶類別,通常都列出貸方總額和借方總額,以便計算差額。

      盈余:貸方總額>借方總額,即收入大于支出。

      ①貨物和服務賬戶:側重點是居民與非居民之間的貨物和服務的交換環節。

      貨物:通常稱為貿易收支或有形收支,貨物的進出口包括絕大多數可移動商品在國際經濟交易中所有權的轉移,

      包括一般商品、轉手買賣貨物、非貨幣黃金。

      商品的進出口額記錄在經常賬戶的貨物賬戶。

      服務:又稱為無形貿易,記錄的是服務的輸出和輸入。

      ②初次收入賬戶:包括雇員報酬、投資收益和其他初次收入等。

      ③二次收入賬戶:記錄不發生對等償付的單方面支付。

      (2)資本與金融賬戶

      反映了金融資產在不同經濟體之間的轉移,即國際資本的流動。

     ?、儋Y本賬戶

      非生產、非金融資產的取得或處置:包括各種無形資產如專利權、經營權、特許權以及各種知識產權的交易。

      資本轉移:包括固定資產所有權的轉移等。

      ②金融賬戶:記錄居民與非居民之間涉及金融資產與負債的交易。

      直接投資:跨境投資的一種,特征是投資者對非居民企業實施了管理上的控制或重要影響。

      中國企業在歐洲直接設立新企業,這筆交易應記入金融賬戶。

      國際直接投資形式包括創辦新企業、通過收購國外企業取得管理權、用投資利潤再投資。

      證券投資:指投資者購買非居民政府的長期債券、非居民公司的股票和債券等。

      金融衍生品和雇員認股權:

      其他投資:其他股權、貨幣和存款、貸款等。

      儲備資產:必須是外幣資產和實際存在的資產,不包括潛在的資產。基本特征:由貨幣當局控制和可供使用。包括貨幣黃金、特別提款權持有、在基金組織的儲備頭寸、貨幣和存款、證券(包括債務和股本證券)、金融衍生品和其他債權(貸款和其他金融工具)。

      (3)誤差與遺漏凈額為了使國際收支平衡表保持平衡而設置的平衡賬戶。

      根據復式記賬原理,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的借貸雙方應相互平衡,兩者之差應該等于零。當貸方總計>借方總計時,差額數列在“誤差與遺漏凈額”的借方;反之,亦然。

      分析國際收支平衡表可以采用靜態分析法、動態分析法和比較分析法。只有將這三種分析方法結合起來,才能對一國國際收支情況進行全面、正確、深入地分析。

      (1)靜態分析法:對一個國家某一時期國際收支平衡表進行賬面上的分析。主要是計算和分析平衡表中各個賬戶數據及其差額,分析各個賬戶差額形成的原因與對國際收支的影響。

      賬戶差額:貿易收支差額、經常賬戶差額、資本與金融賬戶差額以及綜合賬戶差額。

     ?、儋Q易收支差額:指一國商品和貨物進出口收支差額。

      貿易收支平衡:貨物出口=進口

      貿易收支逆差:貨物出口<進口

      貿易收支順差:貨物出口>進口

      ②經常賬戶差額:能反映出一國內外經濟的緊密聯系以及債務人或債權人的地位,被國際銀行家視為信用評級的

      重要變量

      經常賬戶平衡:經常賬戶貸方總額=借方總額

      經常賬戶逆差:經常賬戶貸方總額<借方總額

      經常賬戶順差:經常賬戶貸方總額>借方總額

     ?、圪Y本與金融賬戶差額:記錄了世界其他國家對本國的投資凈額或貸款/借款凈額。

      資本與金融賬戶差額和經常賬戶之間具有融資關系,資本與金融賬戶的流量總額可以反映出一國經常賬戶的這狀況。當不考慮誤差與遺漏因素時,經常賬戶差額必然引起數量相同、方向相反的資本與金融賬戶差額。

      通過資本與金融賬戶規??梢钥闯鲆粋€國家資本市場和金融市場的發達程度。

     ?、芫C合賬戶差額:指經常賬戶加上資本與金融賬戶中資本轉移、直接投資、證券投資、其他投資后的余額,也就是將國際收支賬戶中官方儲備提出后的余額。

      分析綜合賬戶差額在政府有義務維護匯率穩定時是非常重要的。

      (2)動態分析法:對一個國家若干連續時期的國際收支平衡表進行分析,是一種縱向分析方法。

      (3)比較分析法:也稱對比分析法,是將本國和其他國家的國際收支平衡表進行對比的分析方法。

      國際投資頭寸表:有關某個時點的統計報表,反映的是一經濟體居民對非居民的債權和作為儲備資產持有的黃金等金融資產,以及一經濟體居民對于非居民的負債。國際投資頭寸表在記賬單位、計價和折算等核算原則上均與國際收支平衡表一致。

      一經濟體對外金融資產與負債之間的差額為該經濟體的凈國際投資頭寸,可以為正值,也可以為負值。

      國際投資頭寸表與國際收支平衡表一起構成了一經濟體完整的國際賬戶體系。

      我國國際投資頭寸表的賬戶按資產和負債設置。

      (1)資產:直接投資、證券投資、其他投資、金融衍生品、儲備資產。

      (2)負債:直接投資、證券投資、其他投資、金融衍生品。

      按照國際經濟交易的動機和目的,國際收支賬戶分為:自主性交易賬戶、調節性交易賬戶。

      (1)自主性交易賬戶:又稱事前交易項目,指經濟主體自主地為某種經濟目的進行的交易。

      特點:自發性、分散性。

      包括:經常賬戶、資本與金融賬戶中除儲備資產外的其他賬戶。

      (2)調節性交易賬戶:又稱事后交易項目、補償項目,指中央銀行或貨幣當局出于維持國際收支平衡、調整國際收支差額、維持匯率穩定的目的而進行的各種交易。

      特點:事后性、補償性、被動性。

      包括:儲備資產、錯誤與遺漏。

      國際收支平衡表的賬面平衡是通過調整賬戶來實現的,并不意味著該國國際收支平衡,真正能夠反映國際收支狀況的是自主性交易賬戶。通常意義上的國際收支狀況實際上是指自主性交易賬戶收支的平衡或失衡。

      國際收支平衡是指自主性交易。

      國際收支失衡:指國際收支的自主性交易的失衡,即自主性交易支出不等于自主性交易收入。

      國際收支順差:自主性交易收入>自主性交易支出;

      國際收支逆差:自主性交易收入<自主性交易支出。

      簡述國際收支失衡的原因或種類。

      (1)周期性失衡:指一國經濟周期波動所引起該國國民收入、價格水平、生產和就業發生變化而導致的國際收支失衡。

      (2)收入性失衡:指國民收入變化使進出口貿易發生變動,從而造成國際收支失衡。

      (3)貨幣性失衡:指由于一國的價格水平、成本、匯率、利率等貨幣性因素的變化引起的國際收支失衡。

      (4)結構性失衡:指國內經濟、產業結構不能適應世界市場的變化而發生的國際收支失衡。

      (5)偶發性失衡:由偶然原因造成的國際收支失衡,如自然災害、戰爭等。

      季節性失衡:由于進出口結構隨著季節的不同而不同造成的國際收支失衡。

      試述持續巨額的國際收支逆差對一國經濟的影響。

      (1)國際收支逆差的影響。

     ?、俪掷m的國際收支逆差使積累的對外負債增加,可能超出本國償債能力,進而引起償還外債困難。

     ?、诔掷m的國際收支逆差使得外匯儲備減少,造成外匯匯率上升,本幣匯率下跌。

     ?、鄢掷m的國際收支逆差使得獲取外匯的能力減弱,影響所需的生產資料的進口,使國民經濟增長受到抑制,進而影響一國的國內財政以及充分就業。

     ?、苷{整國際收支逆差的政策會引起經濟衰退。

      (2)國際收支順差的影響。

     ?、俪掷m順差在國際金融市場上會使得對本國貨幣需求量的增加,本國貨幣升值,不利于本國商品的出口,對本國

      經濟的增長產生不良影響。

      ②持續順差會使國內總供給與總需求平衡遭到破壞,通貨膨脹壓力加大。

     ?、鄢掷m順差容易引起國際經濟摩擦,不利于國際經濟關系的發展。

      國際收支失衡的調節:包括市場機制對國際收支失衡的自動調節、政府可能采取的政策引導措施。

      簡述國際收支的政策調節內容。

      (1)外匯緩沖調節:指政府通過外匯儲備的變動或短期的對外借款來干預外匯市場,調節國際收支失衡。作用:抵消國際收支失衡帶來的消極影響,用于解決暫時性的國際收支失衡。

      (2)需求管理政策:也稱改變支出政策,通過運用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改變國內總需求,來調節國際收支失衡。

     ?、儇斦吆拓泿耪?。逆差:緊縮的財政政策;順差:擴張性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主要是利用利率機制。

     ?、趨R率政策。逆差:實行貨幣貶值,促進出口、抑制進口;順差:實行貨幣升值,抑制出口、刺激進口。

     ?、壑苯庸苤普?。直接管制主要是對進出口貿易進行干預。包括貿易管制(進口許可證、進口配額制、進口技術標準等)、外匯管制和財政管制(進口關稅政策、出口補貼政策、出口信貸政策)。見效快、成本低、易操作。

      (3)國際經濟合作政策。

      雙順差:指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的經常賬戶和資本賬戶均為順差。

      第二部分

      國際儲備:又稱官方儲備,是一國貨幣當局所持有的,國際上普遍可以接受的,用于平衡國際收支、維護匯率穩定和作為償還對外債務保證的各種對外流動資產的總稱。

      包括:黃金儲備、外匯儲備、在 IMF 的儲備頭寸(即普通提款權)和 IMF 分配給會員國尚未動用的特別提款權。

      特別提款權“籃子貨幣”包括:美元、歐元、英鎊、日元、人民幣。

      簡述國際儲備的特點。

      (1)官方特有性。

      (2)自由兌換及可接受性。

      (3)流動性。

      狹義的國際儲備:指官方持有的國際儲備,通常所說的為狹義的國際儲備。

      廣義的國際儲備:不僅包括官方持有的國際儲備資產,還包括一國官方可以利用的非官方持有的其他儲備資產。

      國際清償能力:又稱國際流動性,是一國官方所能動用的一切對外金融資產的總和,包括官方儲備和借入儲備。

      代表了一國的對外支付能力,反映了一國貨幣當局干預外匯市場的總體水平。

      國際儲備與國際清償能力的共同點:都是一國對外支付能力及金融實力的標志。

      國際清償能力與國際儲備的區別:

     ?、賴H清償能力不僅包括狹義和廣義的國際儲備,而且包括從境外籌借資金的能力。

     ?、趪H儲備是一國具有的現實的對外清償能力;國際清償能力是一國現實的和可能的對外清償能力的總和,而且是一國對外資信的重要標志。

      簡述國際儲備的構成。

      (1)黃金儲備:指由一國的貨幣當局所持有的貨幣性黃金數量的總和。

      (2)外匯儲備:指一國貨幣當局持有的國際儲備資產中流動性較強的外匯資產,包括在國外可兌換的銀行存款 和其他可變現的金融資產等。主體;最重要、最活躍;主要管理對象。儲備貨幣:美元(主要)、歐元、英鎊、日元等。規模最大

      (3)在 IMF 的儲備頭寸:又稱普通提款權,可自由提取。

      (4)特別提款權:IMF 分配給會員國但尚未使用的特別提款權余額。實際上是一種記賬單位,僅限于政府之間的結算。嚴格限于解決國際收支失衡問題。

      我國中央銀行持有的國際儲備資產包括貨幣黃金、外匯、普通提款權和特別提款權。

      簡述一種貨幣作為儲備貨幣需要具備的條件。

      (1)在國際貨幣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2)能自由兌換其他儲備資產。

      (3)是國際貿易的主要結算和計價貨幣。

      (4)市場對該貨幣的穩定性具有信心。

      簡述國際儲備的作用。

     ?、僬{節國際收支;

      ②維護本幣匯率的穩定;

     ?、郾WC本國貨幣的國際信譽;

     ?、茉鰪妵H競爭能力。

      國際儲備作為備用的國際支付手段,是對外舉債、還本付息的保證。

      國際儲備的需求是國際儲備管理的核心內容。

      貿易收支是決定一國國際收支的最重要因素,國際儲備最基本的作用是彌補國際收支逆差。

      美國特里芬比率:一國的國際儲備與它的貿易進口額之比應保持一定的比例,最高 40%,最低 20%,合理 25%即大致相當于三個月貿易進口額。

      實行浮動匯率制度所需要的國際儲備比實行固定匯率制度所需的國際儲備少。

      一國對國際儲備的需求量一般與其持有國際儲備的機會成本負相關。

      簡述國際儲備多元化的表現。

      國際儲備多元化表現為儲備資產的形式和儲備貨幣的種類不斷增加的趨勢。

      (1)黃金在國際儲備中的比重下降,外匯儲備比重上升。

      (2)外匯儲備構成多元化。最主要。

      (3)出現了新的儲備資產。

      簡述國際儲備多元化的原因。

      (1)儲備貨幣自身職能的矛盾。

      (2)各國經濟發展的消長。

      (3)固定匯率制度的崩潰。

      (4)國際金融組織創設了“籃子貨幣”。

      簡述國際儲備多元化的影響。

      積極影響:

      (1)擺脫了對美元的過分依賴。

      (2)有利于儲備國防范匯率風險。

      (3)促進了各國貨幣政策的協調。

      (4)有利于擺脫國際儲備貨幣發行國的兩難境地

      消極影響:

      (1)加劇了外匯市場的動蕩。

      (2)影響一國經濟的穩定發展。

      (3)不利于儲備貨幣發行國貫徹本國經濟政策。

      (4)增加了國際儲備管理的難度。

      (5)加劇了世界性的通貨膨脹。

      國際儲備資產管理:指一國政府及貨幣當局根據一定時期內本國的國際收支狀況和經濟發展規律的要求,對國際儲備的規模、結構及儲備資產的運用等進行調整、控制,以實現儲備資產規模適度化、結構最優化的過程。

      國際儲備資產管理遵循的原則:

      安全性、流動性、盈利性。

      各國在管理儲備資產時,應堅持以上三條基本原則,處理好各個原則間的矛盾關系,在實現安全性和流動性的前提下盡量獲得較高收益。

      國際儲備結構的管理主要是儲備貨幣結構的管理。

      儲備貨幣幣種結構優化需要考慮的因素:

     ?、偻赓Q結構;

     ?、趯ν馔顿Y與償還外債的需要;

      ③外國投資企業資金和收益的匯出;

     ?、軈R率與利率走勢;

      ⑤外匯市場干預的需要;

     ?、挢泿虐l行國及國際金融市場的狀況。

      儲備貨幣的風險主要來自匯率和利率的變動。

      外匯儲備資產形式的結構:指外幣現金、外幣存款、外幣短期證券和外幣長期證券等資產在儲備貨幣中的比重。

      (1)一級儲備:用于一國經常性或臨時性對外支付所需要的外匯儲備。包括:外幣現金、在國外銀行的活期存款、短期存款、短期債券、商業票據等。

      (2)二級儲備:補充性的流動資產,作為應付臨時性、突發性等不時之需時對外支付的保證。以盈利為主。包括外國中期國債等金融資產。

      (3)三級儲備:用于長期投資的國際儲備資產。包括各種形式的具有高收益的外國長期有價證券。外匯儲備資產中流動性最低的是三級儲備。

      按照國際慣例,國際儲備應當滿足 3 個月的進口需要量,或全年進口額的 25%。

      第三部分

      外匯:指能用來清算國際收支差額的外國貨幣或以外國貨幣表示的各種資產的總稱。

      動態外匯:是國際匯兌的簡稱,即把一國貨幣兌換成另一國貨幣,以清償國際上債權債務的行為。在現代信用制度下,其實質是以非現金方式進行的國際支付。

      靜態外匯:以外國貨幣表示的資產。

      狹義的靜態外匯:指以外國貨幣表示的,可以直接用于國際上債權債務清償的各種支付手段和工具,強調的是外匯作為金融資產的屬性。包括國外銀行外幣存款;外幣面值的銀行匯票、本票、支票;電匯憑證等。

      廣義的靜態外匯:指一切以外國貨幣表示的資產,其強調對外債權,適用于國家的外匯管理。包括外幣現鈔、外幣支付手段和外幣有價證券。普遍采用此概念。

      外匯的主要內容是各種外幣支付憑證,包括外幣,還包括其他的內容。并不是所有的外國貨幣都能成為外匯,一般來說,一種外幣要成為外匯必須同時具備以下特征:

      (1)是以外幣表示的可以用作對外支付的金融資產。包括:外幣現鈔、外幣現匯、外幣有價證券。

      (2)具有充分的可自由兌換性和普遍接受性。

      (3)具有可償性。

      按來源和用途:貿易外匯、非貿易外匯。

      按買賣交割期限:

     ?、偌雌谕鈪R:也稱現匯,指外匯買賣成交后必須在兩個交易日內交割的外匯。

     ?、谶h期外匯:也稱期匯,指外匯買賣成交后,雙方約定到一定的日期后按照事先約定的匯價進行交割的外匯。最長可達 1 年。

      自由外匯:指不需要經過貨幣發行國批準,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可以自由兌換成其他國家貨幣,并可隨時向第三國 辦理支付的外國貨幣及其支付手段。

      記賬外匯:又稱雙邊外匯或清算外匯,指未經貨幣當局批準,不能自由兌換成其他國家貨幣或對第三國進行支付 的外匯。主要用于簽訂了貿易協定或支付協定的友好國家之間進行雙邊清算,以節省自由外匯。

      外匯作為一種資產,如同商品一樣,可以在國際上進行買賣,價格用匯率表示。

      匯率:又稱匯價,是外匯市場上一國貨幣與他國貨幣相互交換的比率,或者以一種貨幣表示的另一種貨幣的價格。

      直接標價法:又稱應付標價法,指以一定單位的外國貨幣為標準,折算成若干數量的本國貨幣的方法。大多數國家采用直接標價法,包括中國。USD100=CNY615.47

      間接標價法:又稱應收標價法,指以一定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準,折算成若干數量的外國貨幣的方法。 主要是英國、美國采用。USD1=JPY101.41

      采用間接標價法的貨幣有美元、英鎊、歐元、澳大利亞元、新西蘭元。

      在直接標價法下,外幣貶值表明外匯匯率下降,本幣匯率上升。

      在間接標價法下,外匯匯率上升表示本幣數額不變,外幣數額減少。

      美元標價法:以一定的美元為標準來表示各國貨幣(歐元、英鎊等除外)的價格。

      直接標價法、間接標價法主要用于客戶市場,美元標價法主要用于同業市場。

      第 12 頁 共 54 頁外匯匯率的標價通常由五位有效數字組成,從右往左數,第一位稱為“幾個點”,它是構成匯率變動的最小單位;

      第二位稱為“幾十個點”,以此類推。

      假設:USD1=RMB6.1750,若匯率變為 USD1=RMB6.1770,就稱美元匯率上升了 20 個點。

      買入匯率:又稱買入價,指外匯銀行從同業或客戶手中買進外匯時所使用的匯率。

      賣出匯率:又稱賣出價,指外匯銀行向同業或客戶賣出外匯時所使用的匯率。

      銀行從事外匯買賣的收益=買入價-賣出價,一般為 1‰~5‰。

      雙向報價法:外匯銀行在對外報價時,既報買入價又報賣出價。左邊數值小,右邊數值大。

      在直接標價法下,左邊是買入價、右邊是賣出價。USD100=CNY617.32~617.97 美元是外匯,看人民幣多少在間接標價法下,左邊是賣出價、右邊是買入價。USD1=JPY101.17~101.65 日元是外匯,看買賣日元多少

      某日中國銀行報出:USDl00=CNY656.43~656.89,則 656.89 是賣出匯率。

      中間匯率:又稱中間價,是買入價和賣出價的算數平均數。電臺、報紙等媒體使用,居民分析匯率的指標。

      現鈔匯率:銀行買賣外國鈔票時使用的匯率。現鈔的買入價<外匯的買入價;現鈔的賣出價=外匯的賣出價

      按照制定匯率的方法:基本匯率、套算匯率

      選擇某一種貨幣,制定或報出本國貨幣與該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這個比率就是基本匯率,選定的這種貨幣稱為關鍵貨幣?;緟R率是一國的核心匯率。許多國家將美元作為關鍵貨幣。

      選擇關鍵貨幣時必須遵循的原則:

      (1)必須是該國國際收支,尤其是貿易收支中使用最多的貨幣;

      (2)必須是該國外匯儲備中比重最大的貨幣;

      (3)該種貨幣必須可自由兌換,并且在國際上能被普遍接受。

      套算匯率:又稱交叉匯率,根據基本匯率和國際金融市場行情套算出來的匯率。

      各國在基本匯率制定后,對其他國家貨幣的匯率就可以逐一套算出來。

      按照匯率制度的不同:固定匯率、浮動匯率。

      固定匯率:指一國貨幣與其他貨幣的兌換比率保持基本固定的匯率。

      浮動匯率:指隨外匯市場供求狀況變動而波動的匯率,可以自由浮動。

      按照外匯管制的程度不同:官方匯率、市場匯率。

      按照銀行營業時間不同:開盤匯率、收盤匯率。

      根據銀行匯兌方式的不同:電匯匯率、信匯匯率、票匯匯率。

      各國銀行公布的外匯牌價一般都是電匯匯率。個人客戶最常采用票匯匯率。

      按照交割時間的不同:即期匯率、遠期匯率。

      即期匯率:又稱現匯匯率,在即期外匯交易時所使用的匯率。由交易時外匯市場的供求狀況決定,是外匯市場上的基本匯率。

      遠期匯率:又稱期匯匯率,指買賣雙方事先簽訂合約,在合約中約定將來某個日期進行交割時所使用的匯率。對將來匯率的一個預測。

      當遠期匯率高于即期匯率時,兩者之間的差額稱為升水;當遠期匯率低于即期匯率時,兩者之間的差額稱為貼水;當遠期匯率等于即期匯率時,稱為平價。

      簡便法則:只需看遠期差價,遠期差價“前小后大往上加,前大后小往下減”

      某銀行報出即期匯率 1 美元=1.6030~1.6040 瑞士法郎,3 個月遠期差價 l20~130,則遠期匯率為 1.6150~ 1.6170。

      2016 年 l2 月 24 日,巴黎外匯市場即期匯率:EUR1=USD1.0446~1.0453,3 個月遠期差價 31~23,請問歐元與美元的遠期匯率是多少?

      解:1.0446-31=1.0415,1.0453-23=1.0430,所以遠期匯率 EUR1=USD1.0415~1.0430

      從短期看,某國貨幣兌換外幣的需求和供給決定匯率變化走勢,即人為因素影響較大;從長期看,兩國之間的匯率主要取決于商品在本國的價格與外國價格的對比關系,即客觀經濟因素的影響較大。

      簡述影響匯率的經濟因素。

      (1)經濟增長率差異。最基本、最主要。

      (2)國際收支。影響是長期的。

      (3)利率差異。

      (4)通貨膨脹率差異。受通貨膨脹最直接影響的是貨幣購買力。

      為什么各國經濟增長是影響匯率變化的最基本因素?

      (1)一國經濟的正常增長,往往意味著生產率大幅提高使得生產成本相應降低,從而增強本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從而有利于增加出口并抑制進口。

      (2)一國實體經濟的正常增長反映其經濟實力的提升,這會增強人們在外匯市場上對該國貨幣的信心,使得人們更愿意持有該國貨幣或將一部分其他國家的貨幣轉化為該國貨幣,促使該國貨幣升值。

      (3)但國內需求也同步提高,導致進口增長速度大于出口增長速度,惡化經常賬戶,貨幣可能會貶值。

      試述影響匯率波動的非經濟因素。

      (1)政府干預。

      (2)國際儲備。

      (3)預期因素。

      (4)外匯投機。主要因素。

      (5)其他因素。政治因素、自然因素。

      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方式干預匯率?簡述政府干預匯率的途徑。

      (1)直接在外匯市場上買賣外匯,將匯率維持在一定區間。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2)調整國內貨幣和財政政策,間接達到影響匯率的目的。

      (3)在國際范圍內發表表態性言論以達到影響市場信息的目的。

      (4)與其他國家開展國際合作,共同維護匯率穩定。

      匯率是聯系一個國家內外商品和金融市場的紐帶。

      簡述匯率對經濟的影響。

      (1)匯率對國內經濟的影響:匯率變動對一個國家的國內經濟運行一般通過國內物價、居民收入等渠道產生影響。

      ①物價水平。

      ②國民收入。

     ?、郛a業結構。

      ④就業水平。

      ⑤證券市場。

      (2)匯率對一國涉外經濟活動的影響:

     ?、儋Q易收支。最為直接、最為重要的一個影響。

     ?、诜琴Q易收支。

     ?、圪Y金流動。

     ?、芡鈪R儲備。

     ?、輫H經濟關系。

      馬歇爾-勒納條件:一國貨幣貶值能否改善貿易收支條件,需要看進出口商品價格需求彈性之和的絕對值是否大于1。當前發展中國家匯率調節國際收

      幣貶值初期,一國的貿易收支狀況會出現先惡化,而后經歷一段時間才得到改善的現象。發到國家時滯一般在 9 個月,發展中國家,時滯則超過 1 年。

      匯率制度:又稱匯率安排,指一國貨幣當局對本國匯率水平的確定,對匯率水平變動方式等問題所做的一系列安排或規定。

      傳統上,按照匯率變動的幅度:固定匯率制度(小范圍波動)、浮動匯率制度。

      匯率制度的新劃分:(1)盯住匯率制,3類,無獨立法定貨幣的匯率制度、貨幣當局制度、傳統的固定盯住匯率制度。(2)彈性匯率制,7 類。

      貨幣當局制度,最為堅硬的盯住匯率制形式。香港、多米尼。

      浮動匯率制度,中國。

      自由浮動匯率制度,也稱清潔浮動。美國、日本、瑞士。

      簡述固定匯率制度的優缺點。

      優點:

      (1)具有內在的穩定機制。

      (2)能夠減少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的不確定性。

      (3)能夠對政府的財政貨幣政策產生自我約束。

      缺點:

      (1)缺乏彈性,通常情況下無法成為政策工具來調節國際收支。

      (2)削弱了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和獨立性。

      (3)經濟發展的不同步性增加了匯率管理的難度。

      (4)容易引起破壞性投機沖擊,最終導致貨幣危機。

      簡述浮動匯率制度的優缺點。

      優點:

      (1)具有自動調節國際收支的能力。

      (2)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增強。

      (3)減少國際儲備的保有量,節約儲備成本。

      (4)可避免匯率在短時間內大起大落,緩解匯率波動對經濟的沖擊。

      缺點:

      (1)加大了國際貿易和投資的不確定性。

      (2)加劇了國際金融市場的動蕩。

      簡述影響匯率制度抉擇的主要因素。

      (1)本國的經濟發展狀況

      (2)對國內經濟穩定的需求

      (3)對外經濟合作開展的情況。

      匯率制度選擇理論:

     ?、俳洕?②依附論;③最適度貨幣區理論。

      外匯管制:指一個國家為防止資金的大量外逃或流入,維持國際收支的平衡和本幣匯率穩定,通過法律、法令或法規對外匯資金的收支、買賣、借貸、轉移及國際結算、本國貨幣的兌換和匯率所進行的管理。

      外匯管制的三種類型:

      (1)實行全面、嚴格的外匯管制;

      (2)實行部分外匯管制(原則上對經常項目不加管制);(3)基本上取消外匯管制。

      外匯管制的對象:對人的管理、對物的管理、對地區的管理、對行業的管理、對國別的管制。

      外匯管制的主要內容:

      (1)對出口外匯的管制;

      (2)對進口外匯的管制;

      (3)對非貿易外匯的管制;

      (4)對資本輸出輸入的外匯管制;

      (5)對黃金、現鈔輸出輸入的管制;

      (6)匯率管制。

      簡述外匯管制的方法。

      (1)直接外匯管制:指國家運用行政手段和限制性措施對外匯交易、匯率、外匯資金的來源和運用實行直接管制。主要有行政管制、數量管制和匯率管制三種方式。

      (2)間接外匯管制:指外匯管理機構通過入市買賣外匯和對國際收支各項目的控制,間接影響外匯供求關系及價格的管制方法。一般做法是,各國中央銀行建立外匯平準基金或外匯穩定基金。基金構成包括外匯、本國貨幣及黃金等。

      簡述外匯管制的作用。

      積極作用:

      (1)實現本國國際收支平衡,改善國際收支狀況。

      (2)穩定本幣匯率,減少涉外經濟活動的外匯風險。

      (3)防止資本外逃或大規模的投機性資本流動,維護本國金融市場的穩定。

      (4)增加本國的國際儲備。

      (5)有效利用外匯資金,推動重點產業優先發展,增強本國產品的國際競爭能力。

      (6)增強金融安全性。

      消極作用:

      (1)嚴格的外匯管制會導致匯率扭曲,從而扭曲國際貿易商品的相對優勢,在世界范圍內降低資源最佳配置的效率。

      (2)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國際貿易的發展和對外開放的進程。

      (3)出現外匯黑市,而且外匯官價和黑市并存可能帶來權錢交易。

      金融安全性:指一國在金融國際化條件下具有抗拒內外金融風險和外部沖擊的能力。

      第四部分

      外匯市場是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化市場,是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場。

      外匯市場:指進行外匯交易的場所或網絡,是經營外匯業務的銀行、各種金融機構、外匯需求者、外匯供給者、買賣中介機構以及個人進行外匯買賣、調劑外匯供求的交易場所。

      歐洲大陸式外匯市場:在具體的交易場所、在規定的交易時間進行交易;稱為有形市場;法蘭克福、巴黎、阿姆斯特丹。

      英美式外匯市場:沒有具體的交易場所,參與者通過電話、電傳以及其他通信工具組成的網絡進行交易;稱為無形市場;倫敦、紐約、東京、蘇黎世、新加坡、香港。外匯交易絕大多數都是通過無形市場進行的。

      外匯市場的特征:

      全球一體化、全天候運行。

      按有無固定場所:

      (1)有形市場(最早出現在歐洲大陸)

      (2)無形市場(最早出現在英國、美國)。

      按交易主體:

      (1)銀行間市場(同業市場;主體,占 90%以上;外匯批發市場);(2)客戶市場(不足 10%,外匯零售市場)。

      外匯市場的參與者:

      (1)外匯銀行(首要參與者);(2)外匯經紀人;(3)顧客(交易性、保值性、投資性);(4)中央銀行(目的:穩定匯率)。

      外匯市場的層次:

      (1)中央銀行與銀行之間的外匯交易(即期外匯買賣);(2)銀行間的外匯交易(平衡自身的外匯頭寸,防范匯率風險);(3)銀行與顧客之間的交易(零售外匯交易)。

      1996 年,我國實現了經常項目的可自由兌換。

      從交易額來看,中國銀行是外匯的最大賣方,中國人民銀行是外匯的最大買方,雙方交易額占交易量的 60%以 上。

      倫敦外匯市場是全球最大的外匯市場、外匯交易中心。

      外匯交易產生的主要根源:國際經濟貿易的發生和隨之而產生的國際結算、國際投資、外匯融資和外匯保值等業務的需要。

      在現實經濟運行中,外匯交易產生的更深刻的根源在于貨幣替代和資產替代兩種持有貨幣的動機。

      外匯交易分為:

      傳統型外匯交易方式(即期外匯交易、遠期外匯交易、套匯交易、套利交易);

      衍生型外匯交易方式(外匯期貨交易、外匯期權交易、互換交易)。

      衍生金融市場的基本交易方式有期貨交易、期權交易、互換交易。

      即期外匯交易

      一般而言,在國際外匯市場上進行外匯交易時,除非特殊指定日期,一般都為即期交易。目前,路透社交易系統的即時報價以及在金融報刊中出現的報價都是即期匯率。

      即期外匯交易:又稱現匯交易,指外匯買賣成交后,交易雙方于當天或兩個交易日內辦理交割手續的一種交易行為。最基本、最常用的外匯交易方式。

      特點:市場容量大,交易活躍;報價容易、快捷,便于捕捉市場行情;買賣外匯入賬快。

      交割日:又稱結算日、起息日,指買賣雙方相互交換貨幣資金的日期,也是雙方的貨幣資金劃撥到指定賬戶銀行并開始計息的日期。

      標準交割日:T+2;兩個營業日是以成交地的時間為準。

      隔天交割:T+1;

      當日交割:T+0。

      功能:可以滿足客戶對不同貨幣的臨時性支付需求;可以幫助客戶調整手中外幣的幣種結構,以避免外匯風險;外匯投機的重要工具。

      遠期外匯交易

      遠期外匯交易:又稱期匯交易,指買賣雙方(其中至少有一方是銀行)成交后,不立即進行交割,而是在未來的某個約定日期(至少是成交后第三個營業日之后)進行交割的一種交易方式。

      遠期外匯交易是通過遠期合同(合約)來完成的,它是買賣雙方達成的協定。

      特點,“三個固定”:價格(遠期匯率)固定、數量固定、交割期限固定。

      起息日:成交后的第二個營業日;交割日:遠期交割月的最后一個營業日。

      種類:固定交割日遠期交易(交割日固定;通常所說的);擇期交易(不規定具體的交割日,只規定交割的期限范圍)。

      功能:保值避險;投機以賺取利潤。

      兩國貨幣短期利率的差異和兩國貨幣遠期外匯市場的供求關系是導致遠期匯率升水或貼水的主要原因。

      兩國貨幣短期利率的差異是兩國貨幣的遠期利率在即期匯率的基礎上升水或貼水的基本原因。通常情況下,低利率的貨幣遠期利率表現為升水,高利率的貨幣遠期利率表現為貼水。

      標準貨幣的升(貼)水額=即期匯價 X 兩國年利差 X 月數/12

      套匯交易

      套匯:指投機者利用各地外匯市場匯率在某一時點的不同,通過同時買進與賣出外匯以謀取市場間差價的一種投機性交易活動。

      (1)兩點套匯:又稱直接套匯,指外匯投機者利用兩個不同地點的外匯市場的匯率差異,在匯率低的市場買進某種外匯的同時在匯率高的市場賣出該種外匯,以獲取投機利潤。

      (2)三角套匯:又稱間接套匯,指外匯投機者利用三個不同地點的外匯市場的匯率差異,同時進行三種貨幣的即期買賣,以獲取投機利潤。

      套利交易

      套利:指在兩國短期利率出現差異的情況下,將資金從低利率的國家調到高利率的國家以賺取利息差額的行為。

      (1)抵補套利:一種套利和掉期相結合的套利交易,投資者在買進高利率貨幣現匯的同時,賣出相同數目的期匯,其目的是在賺取高利率貨幣利息收益的同時,規避該貨幣遠期匯率下跌的風險。

      當利率差大于匯率差時,抵補套利交易者將資金由利率低的國家調往利率高的國家。

      (2)不抵補套利:一種投機

      行為,在買進高利率貨幣現匯的同時,賣出該貨幣的遠期做掉期交易,因而它是建立在投資者對匯率預期的基礎上的,成功與否取決于投資者對匯率預測的準確程度。

      擇期交易:指外匯買賣雙方在簽訂遠期合同時,事先確定交易的幣種、數量、匯率和期限,但交割可在這一期限內選擇進行的一種遠期外匯交易方式。

      根據在擇期內對客戶最不利和對銀行最有利的原理,報價銀行對于擇期交易的遠期匯率報價遵循以下原則:

      (1)報價銀行買入基準貨幣,若基準貨幣升水,按選擇期內第一天的匯率報價;若基準貨幣貼水,按選擇期內最后一天的匯率報價。

      (2)報價銀行賣出基準貨幣,若基準貨幣升水,按選擇期內最后一天的匯率報價;若基準貨幣貼水,按選擇期內第一天的匯率報價。

      掉期交易:又稱調期交易或時間套匯,指在外匯市場上,交易者在買進或賣出一種貨幣的同時,賣出或買入交割期限不同的等額的同種貨幣的交易。

      掉期交易改變的不是交易者手中持有的外匯數額,而只是改變交易者的貨幣期限,這也正是“掉期”的含義所在。

      掉期交易實際上由兩筆外匯交易組成,兩筆外匯交易的幣種相同、金額相等、買賣方向相反、交割期限不同。

      按交易對象劃分:

      純粹掉期:交易者與同一交易對手同時進行兩筆幣種相同、數額相等、方向相反、交割期限不同的外匯交易。最常見;

      制造掉期:又稱分散掉期,交易者分別于不同交易對手同時進行兩筆幣種相同、數額相等、方向相反、交割期限不同的外匯交易。

      作用:為了調整外匯資金頭寸,規避風險、以達到保值的目的,并非純粹為了盈利。

      進出口報價

      (1)出口商將本幣折成外幣時按買入價折算:出口商原收取本幣,現改收外幣,則需將所收外幣賣予銀行,換回原來本幣。出口商賣出外幣,即為銀行的買入,故按買入價折算。

      (2)出口商將外幣折成本幣時按賣出價折算:出口商原收取外幣,現改收本幣,則需以本幣向銀行買回原外幣。

      出口商買入外幣,即為銀行的賣出,故按賣出價折算。

      (3)匯率貼水數是延期收款的報價標準;匯率的貼水年率是延期收款的報價標準;遠期匯率是確定加價幅度的根據。

      外匯期貨交易

      外匯期貨交易:也稱貨幣期貨,指交易雙方通過標準化的合約形式,約定在將來的某一時日,按照事先確定的匯率交割一定金額外匯的交易。

      一種以外幣作為交易標的物的金融期貨交易。

      簡述外匯期貨交易特點。

      (1)合約內容標準化。①規模標準化;②交割期固定。

      (2)交易價格具有競爭性。

      (3)在交易所內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外匯期貨交易中采用交易會員制、保證金制度、每日清算制度、價格限額制度。

      (4)合約一般通過對沖結束,很少實際交割。

      (5)交易當事人包括三方。買方、買方、交易所下屬的清算公司。

      (6)交易參加者范圍廣。只要能夠繳納一定的初始保證金,就可委托經紀人入市買賣。普通平民均可參與交易。

      外匯期貨交易的功能:套期保值、投機。

      外匯期權交易

      外匯期權:指針對“可在某個約定時期內按約定匯率買入或賣出一定數量某種外幣之權利”而進行的交易。作為對這種權利占有的代價,購買者需要向出售者(通常是銀行)支付一筆期權費,也稱保險費。

      比遠期外匯交易和外匯期貨交易能更好地規避風險。最大風險:損失期權保險費。

      外匯期權價格即外匯期權費,通常直接用美元金額表示。

      外匯期權費取決于場內對該貨幣期權的供求力量對比,影響這種供求的因素:該貨幣期權的內在價值、時間價值和該貨幣的潛在變動性。

      簡述外匯期權交易與遠期外匯交易的不同。

      (1)利用期權交易保值具有靈活性,既可防范匯率不利變動帶來的風險,又不會放過匯率有利變動帶來的利益;遠期外匯交易則只能防范風險。

      (2)外匯期權交易的協定價格具有可選擇性;遠期外匯交易則沒有。

      (3)在實際經濟交易尚不確定的時候,利用外匯期權交易比較主動;遠期外匯交易則不是。

      (4)利用外匯期權交易投機,其損失是有限的(最多不會超過期權費支出);遠期外匯交易則不是。

      (5)外匯期權交易的費用比遠期外匯交易高。

      互換交易

      互換交易:一種交換付款義務的金融交易。

      一種低成本、高收益,同時能防范利率風險和匯率風險的金融創新工具。

      (1)利率互換:指將兩筆本金相同、期限相同的資金,做利率形式之間的調換。

     ?、傧⑵被Q:固定利率對浮動利率的互換。

      ②基礎互換:雙方互換參照利率。

      利率互換雙方并不為對方債務支付本金,互換的是利息的支付方式,一般采用凈額支付的方法來結算。

      利率互換可以是借款人有效地進入由于信用級別較低、缺乏知名度或者對某個特定資本市場的過渡使用而可能無法進入的市場,從而在不可能直接進入債券市場的情況下籌集到固定利率資金。

      (2)貨幣互換:指兩筆金額相同、期限相同、計算利率方法相同(通常為固定利率)但幣種不同的債務資金之間的調換,同時進行不同利息額的貨幣調換。

      貨幣互換雙方互換的是貨幣,它們之間各自的債權債務關系并沒有改變。

      初次互換的匯率以協定的即期匯率計算。

      簡述外匯衍生交易出現的背景。

      (1)國際貨幣體系的重大變化:浮動匯率制度的出現。

      (2)各國國內金融自由化,特別是利率自由化。

      (3)金融理論的創新。

      (4)計算技術的重大突破。

      簡述外匯衍生品市場的發展特征。

      (1)從地區構成看,歐美市場仍然占據 80%以上的份額。倫敦、紐約、法蘭克福。

      (2)市場發展更傾向于滿足保值需要。

      (3)外匯衍生交易與金融危機。

      第五部分

      外匯風險:又稱匯率風險,指在一定時期內,經濟實體或個人以外幣計價的資產或負債由于匯率變動而引起的價值變動。

      導致兩個結果:獲得利益或遭受損失。

      廣義的外匯風險:包括匯率風險、國家風險、制度風險和信用風險等。

      狹義的外匯風險:僅指匯率風險。通常所說的外匯風險指狹義的外匯風險。

      個人或經濟實體所持有的外幣資產和負債并一定都承擔外匯風險。只有買賣盈余未能抵消的資產或負債,才會面臨匯率波動的風險。

      通常將承受風險的外幣資產稱為風險頭寸或外匯敞口。風險頭寸就是外匯持有頭寸中的“超買”或“超賣”部分

      外幣風險由本幣、外幣和時間三個要素構成。

      外匯風險(匯率風險)可以分為交易風險、會計風險和經濟風險三種類型。

      (1)交易風險:指在以外幣計價的交易中,由于外匯匯率的波動而引起應收資產或應付債務價值的變化使交易者蒙受損失的可能性

      ①外匯買賣風險:產生于本幣和外幣之間的反復兌換。主要存在于銀行的外匯買賣過程中。

     ?、谕鈪R借貸風險:在外匯投資或外匯借貸中,因計價貨幣匯率變化所產生的風險。

     ?、劢灰捉Y算風險:以商業信用的方式購買或銷售以外幣計價的商品或勞務時,在貨物裝運或勞務提供后,而貨物或勞務費用尚未收取的期間,因外匯匯率變化帶來的風險。

      (2)會計風險:又稱折算風險或轉換風險、記賬風險,指企業在進行會計處理和外幣債權、債務結算時,將必須轉換成本幣的各種外幣計價項目加以折算時所產生的風險。

      雖然折算風險所產生的損益并不是實際損益,是賬面損益,但它會影響企業向股東和社會所公布的營業報告的結果。

      (3)經濟風險:又稱經營風險,指由于非預期的匯率變動,使企業在將來特定時期的收益發生變化的潛在可能性。

      交易風險和會計風險的影響是一次性的、相對短期的,而經濟風險的影響在長期、中期和短期都存在。經濟風險通過間接渠道產生,即匯率變化造成經濟環境變化,最終導致企業收益變化。

      一國的貨幣匯率下浮,有利于出口,不利于進口。

      本國貨幣匯率下降時,導致資本外流。

      外匯風險管理:對外匯風險的特征以及影響因素進行識別與測定,并設計和選擇防止損失發生的處理方案以達到風險管理的最佳效果。

      外匯風險管理的目標:充分利用各種有效的防范方法,力爭減少匯率波動帶來的經濟損失,控制或消除業務活動中可能面臨的不利影響。

      外匯風險管理的原則:穩妥防范原則、全面重視原則、風險最小化原則。

      管理外匯風險的方法:一類是利用貿易談判、合同商洽和經營決策來規避外匯風險;另一類是借助金融工具來規避外匯風險。

      (1)貿易類

      ①提早或延期結匯。提前付匯:預計在企業的應付外匯賬款中的計價貨幣升值時使用。提前收匯:預計在企業的應收外匯賬款中的計價貨幣貶值時使用。

     ?、谶x擇幣種,優化貨幣組合。本幣計價法,一般而言,外匯交易中應盡量選擇以本國貨幣計價。在對外貿易中,能夠用雙方都接受的本幣計價結算的一般是儲備貨幣。一般原則是出口以硬貨幣計價,進口以軟貨幣計價。軟硬貨幣搭配法。在金額較大、存在一次性外匯風險的貿易中可采用平衡結匯法。

     ?、郾V禇l款。黃金保值條款;硬貨幣保值條款;“一籃子”貨幣保值;價格調整法(加價保值法、壓價保值法)。

     ?、苜Q易融資法。出口押匯;打包放款;福費廷;國際保理。

      福費廷和國際保理都是通過提前收回貸款,改變時間結構來規避風險。

      (2)金融類

      即期合同法;遠期合同法;期貨合同法;期權合同法;掉期合同法;擇期合同法;借款法;投資法;BSI 法和 LSI 法。

      在即期合同法、借款法和投資法的基礎上,將這三種方法綜合利用,可達到消除外匯風險的目的,這種方法就是BSI 法和 LSI 法。

      BSI 法:即借款——即期合同——投資法。

      LSI 法:即提早結匯——即期合同——投資法。

      第六部分

      國際金融市場:國際資金借貸、貨幣買賣及證券交易等金融活動的場所,是世界各國在國際上調劑資金余缺的重要渠道,它為國際投資和國際貿易提供了高效、便利的服務。

      廣義的國際金融市場:國際性交易活動的場所,包括以各種方式進行的國際性資金融通(和投資)所形成的市場、外匯市場和黃金市場等。通常所說的是廣義的。當代是無形市場。

      狹義的國際金融市場:僅指國際性資金融通(和投資)所形成的市場。

      國際金融中心:指聚集了大量金融機構和相關服務產業,全面集中地開展國際資本借貸、債券發行、外匯交易、保險等金融服務的城市或地區。倫敦、紐約、東京等。

      國際金融市場的范圍比國際金融中心要寬。

      簡述國際金融市場形成與發展的條件。

      (1)相對和平的國際政治環境。

      (2)國際經濟的穩定發展。

      (3)比較自由的國際資本流動環境。

      (4)便捷的通信設施。

      (5)金融交易技術的創新。

      簡述國際金融市場的主要發展階段。

      (1)國際金融中心出現了多元化發展的格局。

      ①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至 20 世紀 60 年代:“三足鼎立”時代,紐約、倫敦、蘇黎世。

     ?、?0 世紀 60 年代至 80 年代:多元化時代。

      (2)國際金融市場由“在岸交易”為主轉變為“離岸交易”為主。

      簡述國際金融市場發展的新特點。

      (1)市場一體化趨勢日趨明顯。

      (2)交易速度顯著提高。

      (3)金融創新層出不窮。

      (4)證券化趨勢日趨明顯。

      (5)在岸交易的比例有所回升。

      國際金融市場的構成

      (1)傳統的分類。按功能

     ?、賴H貨幣市場。又稱短期資金市場,指期限在 1 年或 1 年以內的短期金融工具交易場所。資金流動最為頻繁,交易量巨大。

      交易對象:商業匯票、銀行承兌匯票、國庫券、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流動性強、變現性好、安全性高。

     ?、趪H資本貨幣市場。又稱中長期資金市場,指期限在 1 年以上的中長期資金交易場所。

      分為:銀行中長期信貸市場、國際證券市場。

     ?、蹏H外匯市場。

      ④國際黃金市場。

      按借貸方式:短期銀行信貸市場、短期證券市場和貼現市場。

      按業務:短期信貸市場、短期證券市場和貼現市場。

      (2)當前流行的分類。按 IMF 和 OECD 分類。

     ?、賴H信貸市場。指在國際金融市場上以銀行作為媒介融通資金的市場,是最傳統的國際金融市場。

      按貸款期限長短:短期信貸市場、中長期信貸市場。

     ?、趪H債務證券市場。債務證券:債券、票據。

      分為:發行市場、流通市場。

     ?、蹏H股票市場。指國際股票發行和買賣的市場。

      國際股票:指一國公司在國外發行的,以東道國貨幣或第三國貨幣為面值的股權債務憑證,投資者主要是東道國居民。

      ④國際金融衍生品市場。指以各種金融合約為交易對象的交易場所。

     ?、輫H外匯市場。當前國際金融市場中最大的市場。

     ?、迖H黃金市場。

      國際貨幣市場

      又稱短期資金市場,指期限在 1 年或 1 年以內的短期金融工具交易場所,交易一方為市場所在地的非居民,另一方為居民。

      (1)短期信貸市場,是國際銀行間同業拆放,以及銀行為工商企業提供短期信貸資金的場所,目的主要是融通國際短期資金的余缺。

      類型:銀行同業拆借市場(主體)、銀行對工商客戶的信貸市場。

      貸款條件:

     ?、贌o抵押。信用貸款,金額比較大。

     ?、谫N現法計息。預先扣除利息。

     ?、燮谙?1~360 天,多為 3 個月以下。

     ?、茏钪匾?、最常用的市場利率基準是倫敦銀行同業拆放利率。

      (2)短期證券市場,指由公司或政府發行的,約定在到期日償還本金和利息的一種借據。

      債務證券主要是指債券和票據,包括國庫券(政府發行,用于滿足季節性需要,折價方式招標發行)、商業票據(以本票為主,折價發行)、銀行承兌票據(商業匯票)、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花旗銀行開發)。

      (3)貼現市場。

      最大的是倫敦的貼現市場。

      國際資本市場

      (1)銀行中長期信貸市場,指國際性的大型商業銀行向各國政府和企業貸放中長期資金所形成的市場。

      類型:獨家銀行貸款、銀團貸款。

     ?、侏毤毅y行貸款:也稱雙邊貸款,是由一家銀行單獨向一位客戶提供的貸款

     ?、阢y團貸款:也稱辛迪加貸款,是對金額比較大的項目,由一家或數家銀行牽頭,多家銀行參與組成銀行集團,由兩位或兩位以上的貸款人按相同的貸款條件、以不同的分工,共同向一位客戶提供貸款,以避免風險集中于某一家銀行。

      貸款對象:各國政府機構、跨國公司。

      貸款貨幣:歐洲貨幣。

      利率:基準利率+附加利率

      銀團貸款屬于典型的商業貸款,利率較高。除利率外,還要支付一定的手續費,即貸款費用,包括承擔費、管理費、代理費、雜費等。

      (2)國際證券市場,指允許非居民參加證券發行和轉讓的證券市場。

      類型:國際債券市場、國際股票市場

     ?、賴H債券,指一國借款人在國際證券市場上以外國貨幣為面值,向外國投資者發行的債券,分為外國債券、歐洲債券。

      外國債券,一般涉及兩個國家,指一國居民在國外發行的、以發行地所在國貨幣為單位的債券。

      最典型的外國債券:武士債券——外國居民在日本市場上發行的以日元為面值的債券;揚基債券——外國居民在美國市場上發行的以美元為面值的債券;猛犬債券——外國居民在英國市場上發行的以英鎊為面值的債券;

      熊貓債券——國際多邊機構在我國市場上發行的以人民幣為面值的債券。

      歐洲債券,一般涉及三個或三個以上國家,指一國居民在國外發行的、以第三國貨幣為面值的債券。無國籍債券。

      國際債券市場的主體,占 80%以上。

     ?、趪H股票,指一國公司在國外發行的,以東道國貨幣或第三國貨幣為面值的股權債務憑證。投資者主要是東道國居民。

      歐美工業化國家的股票市場是國際股票市場的主體。

      歐洲貨幣市場

      指在貨幣發行國境外進行的該國貨幣存儲和貸放市場,是境外金融市場的另一種表述,是國際金融市場的主體。

      “歐洲”是一個業務概念,即“境外”“離岸”。

      歐洲貨幣:也稱境外貨幣,指在發行國境外流通的貨幣。

      歐洲貨幣市場上經營的貨幣是英鎊和歐元。×,歐洲貨幣或境外貨幣。

      歐洲銀行:經營歐洲貨幣的銀行,通常是大型的跨國銀行,還可以經營國內銀行業務。

      根據是否從事實質性的融資活動以及對本國居民限制與否分為以下三類:

     ?、賯惗匦?,又稱一體化中心。倫敦離岸金融市場是自然形成的市場,也是最早形成的離岸金融市場。兼具境內和離岸業務的“內外一體式”金融市場。香港。

      ②紐約型,又稱分離性中心。只允許非居民參與離岸市場業務,不開設證券業務。新加坡、東京。

     ?、郾芏惛坌停址Q巴哈馬型,只有記賬而沒有實質性業務。巴哈馬、開曼群島、拿騷、巴林

      。

      簡述歐洲貨幣市場發展的主要原因。

      (1)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國際貿易和投資的發展。

      (2)各國的外匯和金融管制。

      (3)美元地位的相對下降。

      (4)“石油美元”的出現。

      (5)亞洲國家創建金融中心的需要。

      (6)各種金融創新。

      簡述歐洲貨幣市場的作用。

      (1)為國際貿易、國際投資和各國國際收支的調節提供了一個高效運轉的市場。

      (2)具有更為明顯的信用擴展能力。

      (3)不利于西方國家國內金融政策的推行。

      (4)缺乏監管,信用風險較大。歐洲貨幣常被稱作“超級風險”的根源。

      國際金融中心


    掃碼關注“湖南省自考網”微信公眾號

    回復“押題”獲取余下押題資料

    上一篇:湖南自考00055企業會計學知識點押題資料
    下一篇:湖南自考00077金融市場學知識點押題資料

    湖南成人學歷提升便捷服務

    【2019年成人高考正在報名】

    湖南自學考試報名 湖南自考助學報名
    距2018全國成人高考:僅剩 1 7 5

    湖南自考課程

    加入湖南自考交流群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資深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掃碼小程序選擇報考專業

    進入在線做題學習

    查看了解自考專業

    查詢最新政策公告

    進入歷年真題學習